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迎来春潮的背景下,济宁这一国家级工程机械产业基地正以惊人的速度驶向全球市场。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2月,国内挖掘机销量将达到19270台,较去年同比激增52.8%。
作为行业复苏的重要领军者,济宁在这一轮回暖浪潮中有着耀眼的表现。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在1月份的产品出口量同比增长了24%;而山东聚宁机械的海外订单更是突破了70%,生产计划已排到5月;源根石化在同月的出口量更是超过了1300吨,这些都印证了“济宁制造”正在快速走向全球。
市场强劲的回暖如春雨滋润了产业土壤,但济宁更着眼于未来,致力于培育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济宁市通过创新构建了“总链长+链长+副链长+链主”的四维联动机制,开启了产业链的现代化攻坚。这一“强链补链”的战略不仅为济宁的工程机械产业链注入了持久动能,更使得这一产业链在全国排名中位列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济宁的产业链不仅在长度上出众,其含金量也在不断上升。仅仅一台挖掘机,济宁本地就能生产、采购超过75%的组件。如今,山推股份和日本小松等200余家企业构成了从整机到部件的完整链条。更令人振奋的是,小松的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已落户济宁,此举标志着“主机+配套”全产业链资源的大规模整合,预计将把本地配套化率提升至80%。
伴随着小松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基地的建设,济宁的企业也在不断壮大。济宁众一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与大京机械等企业成为小松的重要供应商,提升了双方的供应效率与成本控制。例如,济宁众一机械通过使用AGV无人运输小车,物流成本降低了80%。这一高效模式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至于大京机械,除了服务小松外,还为国外市场的多条生产线提供支持,进一步拓展了其市场版图。
与此同时,济宁高新区的产业链正在以“链主牵引+精准育链”双轮驱动,培育出全国工程机械配套产业的良好生态。数据显示,该地区的工程机械配套企业在国内关键零部件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超过40%。通过精益求精的管理,诸如松岳机械这样的企业迅速崛起,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
在“链式创新”的推动下,济宁已展现出其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当常州、徐州等地方纷纷发起“虹吸攻势”之时,济宁凭借70%的本地配套率和千亿级的产业集群,在长三角和环渤海的产业竞争中大放异彩。为扎实小松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基地的落户,济宁组建了作战专班,积极参与多轮洽谈,以产业硬实力吸引了小松的战略布局。
在不久的将来,济宁预计将成为日本小松公司的第三个全球供应基地,所涵盖的挖掘机和重型卡车产品也将创造出新的行业标准。通过技术共生与生态共创,济宁正为“济宁造”赋予新的价值刻度,让这一千亿级产业链不仅拥有可持续的发展,还能在全球市场中抢占一席之地。
济宁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正在以“链式创新”的精神不断重塑,不仅让我们看见了中国智造的强大,也代表着一种新时代的工业崛起。这条产业链的每一次传递,都是中国制造迈向全球的重要步伐,未来可期,值得期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